农发行桂阳县支行:2亿元贷款打造湖南桂阳县“秧光道”

内容头部广告位(手机)

近日,农发行湖南省分行批复桂阳县集中育秧基地建设项目贷款2亿元,并完成1亿元首笔投放,在传统的农业大县--桂阳县,樟市镇、流峰镇两镇成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现代农业的首批受益者。如今,湖南农发行现代农业服务的前沿尝试,让桂阳县这座久负盛名的“烤烟王国”及“湘南粮仓”,正焕发着科技与农业集约化生产的蓬勃活力。

筑牢“秧基石”

站在樟市镇项目片区高处远眺,钢架林立的出苗车间初见雏形,连片的育秧大棚尽收眼底。去年,这里还是农户各自为战的零星田块,育秧水平参差不齐。如今,随着首笔信贷资金的落地,现代化的育秧中心已初具规模。

图为樟市镇片区温室大棚搭建现场

“以前自己育秧,操心不说,成败全靠天,秧苗质量还没保证。”种粮大户老王感慨,“现在好了,育秧基地统一提供优质秧苗,不仅成苗率高达95%以上,秧苗还特别壮实。”他算了一笔账:采用集中育秧,每亩育秧成本下降了近100元,加上统一机插和标准化管理带来的增产,一亩地综合效益能增加近200元。“‘放心秧’变成了‘致富苗’。”老王笑着说。车间内,自动化播种线、智能催芽设备高效运转,正以工业化的标准与效率,筑牢桂阳粮食和蔬菜安全的“秧基石”。

扶植“致富棚”

流峰镇项目片区基地,一栋栋薄膜的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棚内一盘盘整齐划一、翠绿欲滴的冬季蔬菜苗,实现“一棚多用、四季生金”的多元轮作模式。

图为流峰镇片区温室大棚大棚搭建现场

“我们这个育秧基地,可不是‘单打一’。”项目负责人介绍,“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,实行‘水稻+烤烟+蔬菜’的多元轮作育苗模式,让大棚一年四季都不闲置。”通过智能温控和水肥一体化系统,秧苗素质显著提升,有效解决了当地烤烟品种杂乱和蔬菜季节性供应不足的问题。曾经的单一育秧点,正蝶变为保障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的“核心供给舱”和促进产业融合的“示范平台”。

打造“安心烟

为保障烤烟品质,曾经为整治私自育苗,县里没少费功夫。如今通过提供标准化、规模化的集中育秧服务,从源头上为烟农提供了纯正、优质的烟苗,有效杜绝了杂劣品种的生存空间。首笔1亿元贷款的投放,确保了这一核心服务能力的高标准建设,将曾经的治理“堵点”,转化为产业提质增效的“畅通路”。

“现在直接从基地订购烟苗,省心、放心!”一位烟农表示,“再也不用担心因为苗子问题影响一年的收成了。”集中育秧不仅规范了产业秩序,更通过统一管理、统一防治,减少了农药使用,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,守护了“桂阳金叶”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
图为樟市镇育秧出苗车间现场

在农发行的精准扶植下,桂阳县的“分散育”升级为“集中育”,“育秧棚”拓展为“多元舱”,“治理堵点”转变为“发展通路”。该项目不仅通过土地流转,为当地农民增加了租金,也以务工的方式赚得了“薪金”,通过现代化农业服务,整体降低农户生产成本,提高产出效益,为桂阳县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金融活水润沃野,沃野育秧生希望。田成方、棚成网,一条以现代化育秧为枢纽的产业融合新路径在桂阳县逐步推开,如今的桂阳县百姓,正沿着这条富有希望的“秧光”大道稳步前行。(曹耀)

内容底部广告位(手机)